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只有那些不可量化的需求,值得關注

那些可量化的需求,例如教室多少面積、辦公室多少座位等等,你無法只憑這些可量化的數字作出設計。只有當你也為每一個需求再自我提出『不可量化』的需求之後,設計才算開始,建築是關於那些不可量化的需求,設計的目標是這些特質,而不是那些量化的需求,那些『不可量化』才是你設計思考的目標。
最近的文章

多數的需求都是虛構的想像....是個危險的設計起點

受到人類條列式的思考方式限制,建築需求計畫傾向以條列式的將活動(動詞),套上室(空間)而成為一個空間需求。 一棟建築可能矗立百年,過度單一且固定化的定性與定量只是一時滿足了今天的建築需要,但就必然注定會造就以後的垃圾建築。不要把人的『活動』簡化為『XX室』或『OO廳』,就以為滿足了建築設計。過度的定性與定量注定製造出越短命的建築。從定性與定量開始的思考,是個危險的設計起點。設計前請徹底質疑需求表這件事,因為它絕對多是短暫而假性的需求。

若我們缺少對需求的想像,有再多的工程師也沒用。

建築的基本之一,就是對需求的發明,這裏用的是發明一詞,而非只是原有需求的排列重組,涉及一個創新的使用機能的系統性思考,我們可以造得出複雜的機器,但如果對於需求的想像與思考,只是能造出滿足既有行為模式的舊機器,或只是為這些舊機器換上不同新奇的樣貌,如果缺少對需求的想像,有再多的工程師也沒用,對於這些「需求」的思考比設計更重要。

概念一旦決定了,建築的那些元素就會自然地出現。

直線或是曲線、幾何的線性是一開始就要決定的事。均質的空間或是線性的空間,空間的模式是一開始就要決定的事。概念一旦決定了這些就會出現,否則你尚未觸的概念的邊。 建築概念不是將具體現象觀察描述與再現,或是將實體物件加以主觀的抽象解讀,而得出作者自身想要抽離的詮釋系統。

建築概念是由意圖、行為、語法所構成

一個完整的建築設計概念必須包含哪些成份?一個完整的建築概念必須包含建築的意圖,無論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意圖或只是一個實際建築機能的反問與解答,才能進而從意圖生出相應的建築行為分析,綠建築的意圖能產生出減能與自然的建築、社區的意圖進而產生出社區滲透的建築動線。然而建築最終是以幾何與形式作為實體的呈現,因而建築概念中就必須包含著具有幾何與形式的語法性描述在其中,說明幾何是如何被演進與生成。於是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建築概念在意圖、行為、語法三者缺一不可。

設計思考的是關於『創造新行為』的這件事

有的建築是按照原有行為去為他創造新殼子,有的建築是從行為這件事開始創新,社會需求的被滿足通常都是來自於行為的創新。建築要做的不只是去為舊有的行為安排妥善或是再做個漂亮的殼,而是思考這個行為的未來式,設計出新行為,去設計能產生出這樣新行為的空間。 那行為設計的根據在哪? 在一個建築中有著許多的建築行為,人的行為、機能、環境、構築、綠建築等建築行為,每一個建築行為都能成為探究建築的起點,但最終我們又是如何決定以哪些建築行為作為建築思考的起點?這個問題的最終仍回到設計者本身立足的終極意圖。

建築與雕塑的差別: 行為

建築是居住的容器,如果沒有行為產生的機制,那建築就和雕塑沒什麼不同了。建築可以說是居住的雕塑。可以說是「行為」這一點而區別了建築與雕塑。建築作為居住的容器,有著各樣的行為在其中,關於身體的、物理的、環境的,每一個都能成為設計的起點。建築設計的本質,是以這些行為作為思考的設計。

概念的幾何特質:單一的語法

建築設計不可能缺乏幾何而存在,而設計概念中的幾何是指關於產生幾何的語法。幾何是關於:法、語法、The law of making、syntax。設計是尋找出幾何語法的產生,而演繹及置入機能,而幾何語法是關於空間關係而非外在形式的。任何空間機能的調整都不滅減幾何語法。空間設計概念可以包容所有調整而幾何不至遭消滅,概念幾何的描述,並不會因為方向、機能、的調整而消失,如果在設計的過程它消失了,那表示你原來那個還不是個清楚的概念。 既稱為語法,就必須清晰、就必須在幾何上是單一的,無論是原型上的或是變形上的單一。清晰的幾何語法使得概念毫無曖昧誤讀之處,清晰的幾何語法容納機能的增減而不致最終面貌模糊。

當我們談建築的概念時,它必須具有幾何性

建築上的設計概念指的是『形式』形成的方式,並且達成的特定的『意圖』。設計概念並不是指設計看起來像什麼,而是關於空間是如何形成的,因此概念必須具有幾何性的生成描述,沒有幾何描述的設計概念就只是想法與說法而已,只有當其幾何性也被推論設計出來時,設計概念才算完成。但建築概念並不是設計看起來像什麼,而是企圖達成什麼。

區分 想法 ideas 與 概念 concept,而你無法透過想法 ideas 思考出建築

因為面對公園所以.....、為了降低西曬所以.....這些只是想法 ideas而已,但那並不是概念,設計並不是將很多想法拼湊集成,不能以為將這些想法累加起來就是概念,雖然這些想法也很重要,但設計概念是這些想法『再加上』達成這些目的的形式。設計概念不是想法的集結。必須要區分出想法或是概念這之間的差異。思考設計時可能循着基地或機能,而產生許多設計想法,但縱有再多各樣細微的想法,也無法幫你形成為概念。但並不是要去否定想法,而是需要理解之間的差異。而建築是這些想法與概念的合成品。
  如果沒有細緻,我們將無法感受到任何美 當我們在建築中看到一種細緻,會從心中升起一股對製造它的工匠的無比敬意,那是我們遇見神的地方。一面牆面若是凹凸不平,很不幸的,我們通常會將眼光放在那些凹凸上,因而覺得粗糙不堪,那將嚴重到使我們無法感覺到建築的美感,消滅了其他一切在形式上的努力,即便那宣稱將是世界上最偉大高聳的造型,都會因為那個工程的粗糙而蒙羞。我們的眼睛厲害到能看出原本應該光滑曲線面上的一點小波浪。人類內部有股追求完美、歌頌完美的精神,在那個完美中才會看見美感。

我們的設計思想受既有形狀、圖像和文化的制約,極難擺脫。

如果不去拆解過去的思想結構,並敢於拋棄它們,無法產生出新建築。混沌系統的目的是創建一種新的架構,不可能理解,意外和美學上的多重性,但仍是有規則的,如環境因素、多視角、多空間、允許脈絡關係、非單一數學體系、於是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獨特性,雖是雜亂無章的發展,不是設計/思想/整體概念的結果,而產生混亂。混亂不是隨機,而是自由疊加概念的發展,而產生出新的組織形式。 所有的努力都是為擺脫這一切。

你絕無法在平面上,思考出立體的建築。

建築設計如果從平面的設計作業做維起點,很容易陷入機能、模式、二維的安排,平面的紙上只能生出平面的空間,空間必然只會剩下平面的排列。然而建築這件事卻是完全在於立體三向度的空間關係。如果讓平面上的設計主導著思考,就會完全地失落了建築最重要的本質。因此絕對不要從平面開始設計思考,那會是最大的設計陷阱。它只是最後的表現溝通工具,而不會是設計工具。平面設計是最大的設計陷阱。

你能猶豫的時間只有設計時間的百分之一

設計時如果陷入一直翻案的流程中,那顯然的你沒有在思考,沒有將意圖的優先次序訂立。設計不能浪費在一直翻案的過程中,你能猶豫的時間只有設計時間的百分之一了,一旦決定了方案,就是一直線的將它細化設計下去,那也就會是好的方案。

自明性與建築無關,再醜的東西也會有自明性

自明性:這大概是大家從大一起最常聽到的建築字眼之一。這個意義飄忽不定的字眼,簡單的解釋是建築與眾不同的特徵 ,讓人可以分辨與記憶的特質。但因為是分辨與記憶,必然相當程度涉及符號與形式,就會陷入操作設計而非創作設計。

參照歷史這件事彷彿只是在思考一具屍體需要的是什麼?

脈絡講的是關於一個地方的歷史、地理、宗教、民俗....等,在過去的建築上一直被視為是重要的建築設計的參照對象。過去已經過去了。人類的歷史、科技、社會不斷的演變,需要的是從未來找設計,並且不斷的創造出新的發明,人類因此進化。 參照脈絡這件事彷彿只是在思考一具屍體需要的是什麼?因為你現在參照的那個社會,在未來也都已經不再相同了。

關於創作,自由是唯一要練習的。

建築教育的過程,讓你不敢運用本能的設計,每一個設計都被要求要提出解釋,壓抑了你的本能,你的學習只能停留在意識的層面進行理性的論辯。那些瘋狂、任意、自由、奔放創造美的本能被徹底的馴服,你沒有信心讚美自己的設計,而一個不被讚美的靈魂無法擁有信心,而沒有信心你無法獲得自由的本能。關於潛意識,自由是唯一要練習的。而偶像是不自由的第一天敵。

理性的訓練只能出現工程師的作品

學校教育只能教你「意識」的部分,但那卻是設計中基本但卻不重要的部分,糟糕的是學校過度著重「意識」的訓練,反而消去了你的「潛意識」與「超意識」的能力,以至於人失去了對美的覺知本能和對天地萬物的靈性直覺。意識的訓練只能出現工程師的作品。

意識只能造出機器,通常人只能造出看過的

「意識」是理智的運作,如推理、謀劃、計算、分析、嘗試、計劃、解決。「潛意識」是本能的運作,在人類思維中被建制大量程序,他自行運作,既不思考也不分析,覺得美與否即是本能的運作,非思考後的產物,但那可能是吸收來的而不是自發於內的。「超意識」是直覺的,直覺是心靈的一部分,聯結到心靈的感動與內在的神性,而這是作品能感人最重要的部分了。

你無法看照片學建築

學習建立分析法則,人的腦子就像面鏡子般看過就忘,你必須先理解你的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將你看的建立為法則。過度的圖像閱讀而沒有建立法則,是在毒害你的腦袋,反而製造過多的形礙,使你的設計總有揮之不去的殘影。

形態morphology 這樣的事與空間無關

morphology 希臘原文意指形狀的研究 study of form,在建築上意指運用幾何系統形成建築或構造,是關於形式的形成語法。但如果只是試圖在自然中尋找出幾何,例如葉脈、風線、蜂窩等這類構成, 然後運用到設計上。 一則可能導向到構造皮層的產出,但這樣的事和空間無關。二則是導向空間的構成,但模仿自然的結果,也只是做出個放大的自然科學模型,這樣的事也和空間無關。 形態的研究無論是應用在皮層或是空間,本質上都是巴洛克的。 這樣的事和空間無關。

類型學 typology 這樣的事與空間無關

typology 意指類型的研究 study of type,如圖書館、學校、醫院等等....我們據其功能以分類建築的類型。類型學的研究頂多只是反應出一個時期當時的「活動」模式。但未來的建築是關於新活動的創造, 只有創造出新活動的原形,才會產生新建築。任何類型學的研究只會帶你走入模仿與安排的死胡同。唯有徹底鄙視類型的限制,才能思考出新建築。

若是出於原創,再粗糙你都會覺得滿意,若不是出於原創,再精細你都會覺得不滿意。

創造與設計是一種自我滿足的過程,除了完成外在的需求,更多是關於設計者自身對美的追求的自我滿足。你永遠也雕不出另一個會令你自己滿意的大衛像,去刻一個別人沒見過的。不要模仿,因為那無法滿足你心裡那最深的渴望。若是出於原創,再粗糙你都會覺得滿意,若不是出於原創,再精細你都會覺得不滿意。

必須要分離地域性中關於時間性的元素,那只剩懷舊而已。

從沒有一棟建築是因為關照了地域性特質而產生出驚人的空間原創。地域性中包含時間性與空間性,過多的地域性著墨在已經消失的時間性一事上,但過去已經過去了,人類之所以前進向來是因為對於未知的探索。必須要分離地域性中關於時間性的元素,那只剩懷舊而已。

沒有預設的設計目標,我們將無法思考出任何解答

設計是針對問題思考解決方法的過程,於是要先定義問題就格外重要,而一個建築中所會遭遇的難題是非常多元,在設計之前就必須要這些一一訂出目標來加以設計,並且在設計的過程中逐漸驗證是否有達成這些目標,如果沒有先確立評估目標的標準,我們無法檢驗其設計是否達成預期,我們將無法檢證思考的成果。

意象是巴洛克的同義詞

意象,這大概是建築師最耳熟能詳的字眼。意象的英文原為IMAGE,指的是某種型式外形的一種形象化比喻,意象是形象所負載的象徵意義,也是公共對於某一物件其形象所解讀出的共識意義。 然用常被誤解為是建築設計的思考源點,例如那些用書法、竹子、蛹、螺旋作為意像的空間設計,但那和人在其中的活動有何干?這些物形只使人容易掌握形式的描述,但如果是使用意象來成為空間設計概念, 在本質上和在建築上雕刻獅子老鷹是一樣的,只是尺度大小不同罷了, 這樣的事與空間無關。

建築是思考的產物、而不是試誤的產物

一個畫完了再接著一個,這樣排排、那樣排排,看看哪一個較好,如果你進入這樣的循環中,代表你並沒在思考,你只是在做試誤。思考是直線性的,但試誤卻是像蒼蠅漫無目的般的在飛。建築是思考的產物、思考是直線的,是解決問題的思考過程,而不是試誤的結果。

沒有矛盾與兩難,我們實在很難判別設計解決了什麼

什麼是好的設計? 好的設計是解決了困境與矛盾,沒有找到困境與矛盾,便像是回答了一個沒有問題的答案,是個不知從何而來的設計。因為沒有題目的答案,我們將無法辯別真偽。而題目在於對這些難處的解答。建築設計的過程在於思索出建築所遭遇到的本質困境與矛盾,不困難的題目只能產生輕易的解答。

設計是個對社會好奇的過程

建築設計不只是滿足機能或是造型喜好的表現而已,建築為了眾人而存在,於是有著相應於環境、使用者、建構等等各樣在未知上的探索,是因為對於這些未知的好奇,而引發出建築的探索與思考,這是對於未知與未來的好奇才是設計最核心應該思考的部分,於是設定了好奇的議題加以探索,得到的答案才是建築所要追尋的答案。

建築是「設計」而不是「安排」,多數人都誤將安排當作設計而樂在其中。

建築設計不是安排,建築設計不是排列組合的設計,設計是關於創造語法。設計不是去「使用」一種語法,設計是在建築中「創造」出一種新的語法。當面對許多的建築功能需求,別輕易地陷入安排的陷阱。建築是設計而不是安排,他的差別在於:設計是反思及重塑活動,而安排則只是....活動的排列,但那不是設計。建築設計上思考創造的對象是概念的創新,就像是椅子設計的創新,並不會是因為來自於布料、顏色、細節、或是雕飾,而是因為創新是去挑戰原本所不可能的、異於常規的。現今多數的建築設計仍是在既有的模式上進行安排重整,但這是設計但並非創造或創新。

建築是空間設計不是隔間設計

建築設計常循著計畫書提示的機能需求進行思考,因為複雜的機能關聯,進而掉入機能的安排、進行着隔間設計的活動。但這並不是在做空間設計,建築是空間設計而不是隔間設計。 這樣的事與空間無關。

建築=哲學+房屋

設計是關於『設計哲學論述』的這件事。哲學 philosophy 源於日語對philosophy的翻譯,「哲學」一詞,不但可以是特指學術上針對思考方法的學問,也是指對普遍而基本的主題的研究,這些主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思想等有關。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不同之處在於其批判的方式、是系統化的方法,並且以理性論證為基礎。在建築中是個人基本的信仰、概念和態度。建築的哲學不只是關於物理性上是怎麼被組成的這件事,而是關於精神性向度的詮釋與構成。沒有了哲學這一部分,建築將只是房屋而已。

建築的目的是感動人心

房屋只是滿足人類使用遮蔽機能的要求,但它還並不是建築。 只有當它產出超越物質的精神性向度時,它才能稱之為建築。設計的目的對象是這個精神性。建築與房屋的基本差別,即是建築之所在。建築的關鍵不是在於那些機能的滿足、或是構築、或是物理、或是材料,而是超出於物質之外的精神與意識,建築系並不是房屋系。而建築的目的是感動人心。

建築系不是房屋系

那些講求功能的都只是房屋,建築設計的目標是那些“無用之用“的部分,建築是關於美的感受、關於精神的覺知、關於社會意識、關於人的行為、關於建造的工藝、關於所有非關機能的。當然將建築的機能安排妥善,是建築設計的基本,但是否能稱為建築的關鍵卻是與那些機能安排無關的部分。

建築的社會性不以各別建築的完成為目標,而是尋找一個可以應用到社會的模式

設計是為了社會而存在,建築也是,於是建築必須回應社會的需求,人道的需求、環境的需求、能源的需求,為未來的社會思考出建築可能的模式。建築的社會性不以各別建築的完成為目標,而是尋找一個可以應用到社會的建築模式,對社會提倡一個新的理念、對特殊族群的關懷、建造的對象不是建築物而是社會集體心理。

工藝是關於在設計的過程中思考每種材料的獨特性

現代建築工程追求標準化,多數的建築以工廠生產的建材組裝出建築,工藝在現代建築中所蘊含的意義不同於傳統所稱的工匠工藝精神,而是在設計的過程中思考每種材料的獨特性,設計出獨特的構築模式,究極每一個材料。從那些制式的欄杆、石材、窗框中,我們看不見工藝的心意,也無法看見建築之美。

於是建築之美也在於這些關係的創造

建築其實一直在思索的是關於『關係』的這件事:與基地周邊的關係、空間內部之間的關係、人與傳統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跟人之間因為空間而產生的關係。於是建築之美也在於這些關係的創造,是這些不可見的而能稱之為建築。

建築因為構造的需要而產生重複元素的數大之美,而不是為了視覺去製造出裝飾性的數大

數大一直是最有效的建築法則,大數與復律創造了視覺的震撼,千古不變。但要能達到建築之美,靠的並不只是數大而已。並不是把材料堆疊起來就能使人看見建築之美,數大能之為美,必需秩序、工藝、幾何、構築、奇特缺一不可。 建築因為構造的需要而產生重複元素的數大之美,而不是為了視覺去製造出裝飾性的數大,裝飾性的數大不能稱為建築。

上者造心、中者無形、下者造形

建築既然是關於定義邊界的這件事,房間的牆是邊界、圍牆是邊界、窗戶是邊界、門是邊界。於是建築總是在思索著邊界的樣貌,思索是否能消滅它,使它消失,使它模糊、使它曖昧。上者造心、中者無形、下者造型。

空間不是發生在單一的空間內,而是在兩者『之間』

對未知的好奇是人的本能,眼睛總是隨時在探索著後面還有什麼。空間不是發生在單一的空間內,而是在兩者『之間』,愈多的穿透性的層次,我們越能看見空間的這件事,兩者交互穿透,視覺不斷的演替。層次的空間引發視覺的探險。單無間 間者之間。

關鍵在於如何顯現出自然自己的神性。

並不是有一池水就能看見建築中的自然,不是在建築中種了樹就能看見建築中的自然,也不是用了自然的材料就能看見建築中的自然。 當自然被視為建築的主體而非建築的客體,以獨特的詩意呈現出自然的神性,此時才能看見自然,但這還是不夠,如果我們無法建立它與建築的關係性,那仍是兩者各自表述著,只有當它被融合為一體時,建築與自然才產生了關係性。關鍵在於如何顯現出自然的神性,和它與建築的關係性,並且整合在一個新的建築秩序之中。

幾何是建築之母,若沒見到幾何的創造很難稱之為好建築

每一個建築都隱藏著一個待解的幾何問題,不是既有幾何的安排組合,而是透過幾何的創造產生新的建築。沒有看到創新的幾何,我們實在很難說這是一座新建築。如果在建築中我們看不到幾何的創造,我們無法得到最終滿足。建築迷人之處在於看見幾何上的新發現,關鍵在於創造,而非組合與安排。幾何的重要性在建築中佔據了關鍵性的創造位置。

複雜是在空間尺度、層次、透明性上的參照關聯。

複雜指的並不是雜亂無章,一個過度簡單的設計,讓人一眼看穿,一眼就閱讀完畢。複雜這件事在於建立空間中的交互參照,並不是指透過材料、構造、造型來彰顯複雜,那只會凸顯雜亂,而是在空間上的尺度上的參照,空間層次的參照,透明性的參照。因而能產生出身體移動中的知覺差異,要創造的不是在一個大空間中的視覺複雜度,而是身體移動中的空間複雜度,建築最終的感受體是身體與尺度。

構築術的特質是關於材料性、結構性與構造性這三者同時存在的特質。

Techtonic一詞與Construction營造一詞不同之處在於多了『匠心』或『詩意』的組合與排列意涵,不只是磚頭排列整齊還多了詩意的排列方式的思考,因而成為獨特的形式。構築術是一種具有結構機能的形式,而非只是裝飾性質的形式。因此對於材料本身的處理、材料的接合都在構築術的思考範疇之中。在構築精神中,包含著『木工工匠程序』的工程精神意涵,隱含著真實、精確、節省,展現出以少事多的機巧與美德。構築的詩意源自於接合的機巧、力量的傳遞、材料的智用,次序之美、數大之美,而產生了觸及人心的詩意。

設計是關於神秘感的創造,建築要做的是盡可能的讓人忘路

建築的動線或許可被分為線性與去線性,但兩者的建築美律有著相同的本質。 漫遊指的是線性動線的創造,而是關於人的流動與空間的融合,是關於那個漫遊空間的設計,江南園林是漫遊空間的範型,關鍵在於模糊那個線性與空間的邊界,引發了人性對於探索的好奇心,探索的神秘感是其中的關鍵字。 而在去線性的空間中,關鍵同樣的也是關於使人迷路的設計,一覽無遺的大空間使我們失去了好奇與探索的樂趣,而要做的是盡可能地讓人迷路。

每個建築是一個律,這樣的律才能激動人們感受美的本能。

美感的來源是關於『特別的律』這一個關鍵字。 面對著排列有序的電線桿或整齊的木條圍牆,會因此產生出韻律的美感嗎?答案應該是不會,所以顯然能激發出美的感受的並不是視覺上排列整齊就能產生韻律美感這麼簡單,而這其中有著更複雜的成份在作用著。秩序並無法單獨發揮作用,而是與其他因素一起在大腦內產生作用。 這個『律』而產生不只是視覺的刺激,而是人在環境中的和諧感知,而這樣對於空間上和諧的感知,與視覺上可見的秩序不一定有絕對關聯,並不是任何整齊排列有秩序的存在都會令人感受到秩序的美感。

建築的概念是『空間關係』與『空間形式』兩者創造上的疊加。

一般以為所謂的『建築概念』是提供生成『空間形式』的依據,建築概念必定具備了形式的演繹法則,而演繹的對象直指空間形式的生成。但建築概念卻是關於『空間關係』多過於『空間形式』。建築概念的對象如果只是關於『空間形式』,我們只會得到不同樣式的盒子。但更重要的卻是關於『空間關係』的創造,例如一個以迴圈為空間關係的概念,而至於它的空間形式是三角或圓形則無關緊要。而『空間關係』是建築概念的本質。

仿造的再現是一種欺哄,建築應該要秉持著真實的方式來進行,不可用偽裝方式來建築。

建築依賴材料而站立存在,唯有如實地表達材料的本質,材料才會說出它自己的話語,材料真實而原質樣貌中具有的神性才得以顯現。約翰 羅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在「建築的七盞明燈」一書中的『真實之燈』提示著:那些試圖在牆上以顏料偽裝出石材樣貌的行為,是一種嚴重的欺騙。那些仿造木紋的磁磚、仿造石紋的壁紙、只會是佈景而不能稱之為建築。是否真實在於是不是帶有著仿冒偽裝的企圖。

必須帶著批判的眼光來看時代精神這件事,否則就被它吞噬了。

每一個時代的精神都深深的影響宰制著設計者。甚至是上個時代的遺緒都仍殘留在這個時代之中,而無法擺脫。在每個設計的當下,設計者既反映時代精神,又創造出時代精神。但卻必須要跳脫出時代精神的陷阱,去批判時代精神,才可能產生出超越性的思考。它既是陷阱也是設計必須要能去回應與預測這個時代的需求。而那個回應必須要是具反省的,於是必定帶有反對的精神在內,一但完全順服了時代,精神就不在了。

好的建築必定帶有著對未來的啟示

  每一座建築都是時代的紀念碑,都會濃縮著那個時代對於建築與空間的思考與集體意識在其中,是一個時代對於建築是什麼這一件事的思想凝固。想想十年前和現在的建築就已經有了極大的觀念演進與差異,每一個建築都是帶著一個又一個新建築所啟示的觀念前進著,於是一個好的建築必定帶有著對未來的啟示。時代精神就是關於回答『未來的人類空間是什麼』的這一件事。

每個建築都有一個要致敬的對象

  空間的儀式不是指傳統建築中透過中軸對稱來建立的儀式感。 是透過動線的安排產生進入與流動的儀式,透過光的設計產生對光的禮讚,透過自然的設計產生對天地的存在的禮讚,透過構造的設計產生對工藝的敬意,透過結構的設計產生對科學的敬意。每一個建築都有一個要致敬的對象。

任何會令人覺得驚訝的必定是違反常理的。

  任何會令人覺得驚訝的必定是違反常理的。 那些底部懸空的、漂浮於天空的、違反重力的、驚人高聳的、極致精細的、反常的.... 是這些違反常理的令人驚訝。 雖然違反常理令人驚訝這件事不必然能達致建築的美感,但它往往帶來技術、觀念、審美觀上的突破,沒有這些反常,我們可能都還停留在過去。

浮誇的裝飾主義者誤將裝飾視為細部

精緻與細密是我們會對建築發出讚嘆的原因,建築中唯有精緻與細密、手工藝的工藝精神、細緻的材料本質呈現,會喚起我們對建築的敬意,而這個敬意產生出了建築的詩意與神性。但細緻並不是繁複的細部裝飾,浮誇的裝飾主義者誤將裝飾視為細部,努力的做出毫無用處的裝飾細部,以為做多了就能表現細緻。低限主義者強烈的反對裝飾,努力的追求材料的細緻。過多的細部將反而奪走的建築細部之美的感受。細緻不是指那些裝飾性的細部設計,而是關於構造、工法、與材料,因為『建構』過程及接合所『需要』而產生的細部,真實且基本。構造式的細節能喚起我們對建築的敬意。

我們實在很難對已經見過且熟習的空間語言發出讚嘆,陌生是美的基本之一,這是最重要的律。

  我們實在很難對已經見過且熟習的空間語言發出讚嘆,陌生是美的基本之一,這是最重要的律。 陌生區分了一個建築是承襲或是原創,陌生成為建築美律的首要要件。任何帶有其他建築影子的建築,不僅無法讓人看見美,反而使人失落。

我們若不特立獨行,那要建築幹嘛?房屋就夠用了

  我們若不特立獨行,那要建築幹嘛?房屋就夠用了 努力成為『獨特』是最重要修的一個學分,若不成為獨特根本絲毫沒有活著的必要,心靈也只是複製的膺品。若不成為獨特,只是一再重覆著已有的設計,這又有什麼意義呢?但難的是,如何成為獨特?

 序 建築之所以為美,是否有某些原理,是哪些因素讓我們覺得建築是美的,哪些因素使我們會發出wow,因此探究建築上的感知因素,才能更加理解建築的美理。亞瑟 丹托 (Arthur Danto) : 『如果沒有藝術理論,黑色顏料就只會是黑色顏料,不具其他意義』。建築也是如此,建築不只因為外在所產生的感官結果,任何視覺都會產生感官結果,然而在當中卻不一定有建築的意涵。這本書用簡單的觀念希望能傳遞建築的美理,哪些是構成建築美的關鍵思考,哪些因素是建築中的基本。 Louis Kahn 曾經在1968年春天,對萊斯大學建築學院的學生發表演講,其中提到關於教學,他這麼說:『我認為教學是關於這三個面向:第一、專業(professional):成為一個專業者,建造出堅固美觀實用的建築。第二、訓練表達自我(self expression):傳遞出社會與建築的信念與意義。第三、心智 (mind): 建築實際上並不存在,建築存在於心智的過程之中。』Louis Khan 所說的這三個面向:專業、表達、心智。在建築系訓練的幾年中,關於專業和表達是設計課一直以來所訓練的基本部分,然而建築心智所隱含的複雜意涵,那些超越實體的、形上的、心智的部分,卻是建築系訓練最難以企及的。如何在設計課程中使他們了解關於「建築心智」是什麼,而「建築心智」又是如何出現在建築的作品之中,是我想要找尋的答案。 建築設計的學習很大程度的是透過設計與評圖的過程,師徒制對話式的訓練,逐一釐清設計過程中遭遇的問題,而在每一個環節都有著建築的基本觀念與思考。在教學與評圖的過程中,由這些建築的基本引領著我們的思考,無論是設計的基本或是觀看建築的基本。而因為這些微小而眾多的建築基本而形成了整體建築的思考。在建築系中並沒有一門建築思考的課程,而是透過建築史、建築設計課程點滴地被理解,這些隱身在建築史、建築設計課程中的建築思考,雖然只能算是是建築中的小學而難以被論述成學,但這些實際上卻是相當大程度引領著我們設計建築的思考與觀看建築的方法。透過這些思考的傳遞,在設計上或是觀看的方式上有了不同的角度,而累積起建築的思考觀點。 這本書講述了關於建築的一些基本思考,也有關於建築系學生在學習建築的過程中,會面對到的一些觀念,建築是這樣由一點一滴的觀念所累積起來的。